醫用顯示器是怎么做校準的?
普通顯示器有:內存、速度、3D指標、常用AGP插槽;醫用顯示器有:常用PCI插槽、顯示模式、一卡兩顯、主副顯示互換、彩色—黑白轉換、10bit、12bit灰階輸出、橫/豎屏轉換。顯示模式:由于診斷工作站需要兩臺或多臺顯示器時,顯卡應當有靈活的顯示模式,便于醫生的診斷。顯示模式有:獨立顯示、擴展顯示、復制顯示。

醫用顯示器一卡兩顯:當一臺工作站配有兩臺顯示器時,顯卡有兩個輸出口;主副顯示互換:當工作站有一臺普通顯示器,同時有一臺或多臺醫用顯示器時;設定普通顯示為主顯,醫用為副顯時,普通顯示器和醫用顯示器分別顯示彩色和灰階圖像時,彩色不應有缺色,灰階不應有斷層。
醫用顯示器定期的性能檢驗是非常需要的,這個性能檢驗稱之為校準。醫用顯示器相對于普通顯示器昂貴的價格,也因為其校準上的高要求。
醫用顯示器的校準方式主要有兩種:外置式和內置式,內置式又分前置式和后置式。顯示器校準,嚴格講應該是通過“顯示鏈路”對顯示器的“顯示效果”進行校準。其目的,是保持數字影像顯示的標準性和一致性。